成長,成長的滋味是什么樣呢?我常常這樣問自己。成長就好像是五味瓶,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成長的道路猶如一座七彩的橋梁。在這成長的道路中,有著艱辛與困難;有著歡歌與笑語;有著哭泣與開心。
酸
小時候我總不明白為什么人們總喜歡把“酸”放在第一位,后來自己漸漸明白:酸,大概是人生之中遇到的第一種滋味了吧……記得還牙牙學語時,我以為能首先嘗到的是甜,沒想到我太異想天開了,而是跌倒傷痛的酸。爸爸媽媽要我學習走路,說如果現在還學不會走路,那太講不過去了。走的時候,我的腳好像不聽使喚,我向左走,它偏向右走,我要轉彎,它偏偏直走,結果,我重重的摔了一跤,頓時,鮮血流了出來……從此,我走路總是小心翼翼,這件事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想起這事,我的心總是酸的!
甜
一天,家里的人外出了,只剩下我和年逾花甲的爺爺在家,晚餐就要讓我學會獨立的時候,我先把肉、菜洗好,切好,下鍋。我先下油,再放肉,“咋”的一聲,我被嚇得手忙腳亂的,油到處亂飛,幸好我用鍋蓋遮擋著,沒讓油彈到自己身上,想著,突然聞到一股焦味,一看才知道我把肉只放在油上,沒有及時地炒一炒,我慌了,盛了一勺子水,倒進鍋里,又一聲“巨”響,嚇得我馬上趴到地上。當我慢慢地站起來時,馬上用鍋蓋蓋住鍋,害我嚇出一身汗,對于一個菜都不會做的女孩來說簡直就是“艱巨”的任務……哎!終于把菜做好了。雖然肉煮得像“黑糊焦”那樣,雖然我幾次被燙到,但是吃起來還是那樣的香,那樣的甜。
苦
今年的2月份,是我最難忘的一個月份,我們學校為了增強我們的體質,特地請教官來訓練我們。上午,我們開始就練起了“立正”。要知道,“立正”站一會簡單,可要一直“立正”,那就難了。首先,兩肩要盡量向后張,挺胸收腹。其次,兩腿并攏,不能有一點縫隙。兩個腳后跟并攏,腳尖張開,呈60度。然后,五指閉攏,大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二個關節處,中指緊貼褲縫,手與褲子之間不能有一絲縫隙。最后,還要微收下顎,使脖子向后頂,眼睛還要向上望15度。如果隊伍中間誰稍微動了一下,那都逃不過教官的“火眼金睛”一旦被發現,就要進行懲罰——青蛙跳、跑步、俯臥撐等等。曾經,我想過放棄,但是我如果就這樣放棄了,值得嗎?所以,我繼續堅持到最后!不到最后一秒決不放棄!
辣
記得在臨近期終考試的時候,復習課上,老師正津津有味的講授她那永遠講不完的習題,好象要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我們。轉眼間,一道比較難的題目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老師那雙比鷹還銳利的眼睛不停的在我們上空“搜尋”,尋找她的“獵物”。大家都不敢隨便“探頭”,惟恐被那銳利的雙眼給“捕獲”。此時,班長、副班長、科代表……都被捕獲。可那雙眼還是不停的在“搜尋”。我的心緊張地已經提到了嗓子口了。我心想,好同學都答不上來,我是肯定不會正確的。但還是把我的答案報了出來。老師,先是一楞,馬上對我的回答給予肯定,當場“狠狠地表揚了我一番”。這突如其來的結果,著實讓我臉上火辣辣的,這是有中說不出來的感覺啊!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種感覺的。
成長的滋味就好像是地上的一棵小苗渴望長成參天大樹。成長的滋味就好像是海中的一條游魚渴望躍過龍門,遨游滄海。成長的滋味就好像是天空的一只小鳥渴望自由自在的飛得好高好高,云海任由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