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描寫新年作文的評語篇一
節時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我被一陣陣莫名奇妙的聲音驚醒了,開始我還以為是鬧鐘,心想:“這天怎樣試這鈴!”睜眼才反應過來,這天是春節,那聲音是煙花爆竹聲。有的像開在天上的花兒,有的像切成一半的西瓜,還有的像一張可愛的笑臉,各種各樣的形狀,美極啦 !
吃完早飯,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的起程了。去干什么?當然是去拜年了!說一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還會有不小的“收獲”呢!“我長大了,壓歲錢不要了!”見一位aunt要給我錢,我連忙表示不要了。哪知他卻說:“長大啦?好呀!再來10元!”春節這天,家家戶戶披紅掛綠;“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煙花爆竹聲不斷;節目也開始啦!這天的空氣中除了節味兒,就是年味兒!
節后
春節這股暖風來得快,走得也快。春節雖然已過,但余波仍然存在。節時的那股年味還未散盡,但新的太陽已經升起,應對我們的是新的一天。
春節,它讓我明白了自我又長了一歲,職責又多了一成。新年新氣象;新年新挑戰;期望在牛年里我會“更牛”
描寫新年作文的評語篇二
每年的春節,我都要跟隨著爸爸媽媽回老家——濟寧過春節,那里的春節和濟南截然不同。
除夕早晨,天蒙蒙亮,各家各戶便開始燒香,在門的側面貼個紅兜,以表示一年全家都會平平安安。吃過早飯,小孩子們便跟在大人后面幫著掛燈籠,貼春聯,那里用的膠也很特別,不是用雙面膠,也不是用膠帶,而是用——漿糊。先是掛燈籠,把大紅燈籠掛在門的上方。俗稱“高照”,意為“福星高照”的意思。然后,再貼上春聯。
小孩子們跟隨大人干完活后,大人是要給小孩子買鞭炮的。無論男孩女孩兒,都喜歡放鞭炮。上街隨便找一戶商家,都有賣新年用品的。那里鞭炮賣得很快;禮花、掛炮、雷子、插炮都很受歡迎,尤其是禮花,往往都是大人買,到除夕晚上放。那里糖果也很多,過年了,大人會給小孩買很多糖;什么水晶糖。水果糖、棒棒糖,樣樣俱全,種類繁多。下午,是小孩子放鞭炮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放插炮,則年齡較大的放“雷子”通常,放雷子時都在小樹林里放“咚,當”聲音特別大,五里之內都聽的格外清楚。
晚上是最熱鬧非凡的了。晚上,人們吃著雞、鴨、魚、肉,一邊說話。小孩子們早就心不在焉了,盼著吃完飯趕緊放禮花、放鞭炮。天色越來越黑,家家點著燈籠,鍋中放上兩個饅頭,以求全年都有飯吃;還有,不管你家里有幾盞燈,只要是燈,就全都打開,村里燈火通明,沒有一家不開燈的。“咚、咚、咚”仰頭望去,滿天的禮花,各式各樣,形態各一。月亮和星星也不見了蹤影,我才是看著人們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放鞭炮呢吧!晚上八點鐘,家家準時收看中央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年輕人便包餃子、做排骨,羊湯,準備明天早上的團圓飯。
兩三點,人們就起床了,掛炮齊鳴,在老家,我都把鞭炮聲當做鬧鐘,鞭炮只要一響起,你就別想再睡下去了“噼里啪啦”起床后第一件是就是“磕頭”磕完頭后,老一輩的便給孩子們壓歲錢。全村同族男人到家祠常拜祖先,以表懷念,并請祖先在天之靈保佑家族人丁興旺,來年如意平安。4點多種,堂屋便成了人最多的地方,因為輩小得要給輩大的磕頭,以表尊重,也祝老人長命百歲。5點多種,全家團圓,吃團圓飯,團圓飯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雞蛋;吃雞蛋寓意學生們成績更上一層樓,打人么吃雞蛋表示全年都要團團圓圓。
從初三開始往后,親朋好友互相串門,走親訪友,老同學聚會。
過了正月十五,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又過了一年,又有了一年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