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夷門懷古》翻譯及注釋
人生只合梁園住,快活煞幾個白頭父。指他家五輩風(fēng)流,睡足胭脂坡雨。
譯文:人生能居住在開封古城,真是一大幸事,你看那幾位白發(fā)老頭,談笑風(fēng)生,快樂何似。他們中有的人祖上五代都生活在此,過慣了京城的安穩(wěn)日子。老頭兒們閑話起宋徽宗宣和年間,汴京城花團錦簇,繁華之至。
注釋:夷門:戰(zhàn)國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的東城門,后遂成為開封城的別稱。梁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的園囿,位于今開封市東南。胭脂坡:唐代長安地名。
〔幺〕說宣和錦片繁華,輦路看元宵去。馬行街直轉(zhuǎn)州橋,相國寺燈樓幾處。
譯文: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們都涌上御街去觀賞燈市。從馬行街直轉(zhuǎn)至州橋,處處火樹銀花,耀如白日;更有幾處燈樓格外壯觀,坐落在那著名的大相國寺。
注釋:宣和:宋徽宗年號,即1119年至1125年。輦路:天子車駕常經(jīng)之路。此指汴京御街。馬行街: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地名。州橋:又名汴橋、天漢橋,在汴京御街南,正對皇宮。相國寺:原為北齊建國寺,宋太宗朝重建,為汴京著名建筑,其中庭兩廡可容萬人。
馮子振簡介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d/file/p/78e8192bde76cb03e42bc6061533affe.jpg)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xué)。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xué),先召為集賢院學(xué)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nèi))、彰德(今河南安陽)節(jié)度使。晚年歸鄉(xiāng)著述。世稱其“博洽經(jīng)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