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記上層樓》翻譯及注釋
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不惟鐘阜、石城之勝,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橫陳樽俎間。既而北歷淮山,自齊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陽樓,以盡荊州之偉觀。孫劉虎視遺跡依然,山川草木,差強(qiáng)人意。洎回京師,日詣豐樂樓以觀西湖。因誦友人“東南嫵媚,雌了男兒”之句,嘆息者久之。酒酣,大書東壁,以寫胸中之勃郁。時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譯文:我曾經(jīng)和朋友們在閑暇的時間登上高樓,叫人備酒。不僅鐘阜石城的景色歷歷在目、明朗清楚,而且淮河平靜無浪,像是席子一樣,近在咫尺。我還向北游歷了淮山,走過齊安,洞庭湖,泛游了巴陵郡登上了岳陽樓,看盡了荊州所有的雄偉風(fēng)景。孫權(quán)、劉備如虎之雄視遺跡的場景依然在眼前,山河草木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到了京都,前往豐樂樓去看西湖之景。因?yàn)檎b讀了朋友“東南嫵媚,雌了男兒”的句子,人們嘆息了許久。酒醉后,往東邊墻壁上大肆揮毫,寫出胸中郁悶之氣。正值理宗嘉熙四年秋季的下旬。
注釋:沁園春:詞牌名,雙調(diào),一百一十四字。弱冠之年:古時男子滿二十歲時舉行冠禮,故稱二十歲為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指參加江南東路漕司所舉辦的牒試。牒試相當(dāng)于省試,參加者為官員子弟。鐘阜:即鐘山。石城:即石頭城。均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市)。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物。齊安:黃州的古稱。治所在今湖北黃岡縣。巴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陽市。洎:及,到。詣:往,到。豐樂樓:在臨安豐豫門外。原名眾樂亭,后改為聳翠樓。嘉熙庚子:即理宗嘉熙四年(1240)。下浣:下旬。
記上層樓,與岳陽樓,釃酒賦詩。望長山遠(yuǎn)水,荊州形勝,夕陽枯木,六代興衰。扶起仲謀,喚回玄德,笑殺景升豚犬兒。歸來也,對西湖嘆息,是夢耶非?
譯文:曾記得,年少時遠(yuǎn)游各地,登建康的高樓與湖南岳陽樓,飲酒賦詩的興致。望連綿高山和遠(yuǎn)去的江水,顯示出荊州的優(yōu)越地勢,看落日余暉映照枯黃的樹木,不禁感嘆六朝的興盛與衰退。應(yīng)扶起孫權(quán),喚回劉備,把劉表的豬狗兒都笑個死。回到京師臨安,面對著西湖嘆息,這是在做夢不是?
注釋:景升:東漢末劉表,字景升,曾任荊州刺史。
諸君傅粉涂脂,問南北戰(zhàn)爭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葉;平堤雨急,柳泣殘絲。玉壘騰煙,珠淮飛浪,萬里腥風(fēng)送鼓鼙。原夫輩,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錐?
譯文:諸君只顧涂抹脂粉百事不問,就連南北戰(zhàn)爭都不知。恨孤山的白霜太厚,使梅花凋零老了葉子;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使柳條衰殘像在哭泣。壘山烽煙騰起,淮河水飛濺惡浪,萬里腥風(fēng)送來戰(zhàn)鼓聲不息。想如今國事已敗壞至此,怎用得上文人去耍筆桿子!
注釋:玉壘:玉壘山,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珠淮:指淮河。鼓鼙:戰(zhàn)鼓。鼙,為騎兵用的小鼓。原夫輩:指文墨之士。原夫,為程試律賦中之起轉(zhuǎn)語助詞。毛錐:毛筆。
陳人杰簡介
唐代·陳人杰的簡介
![陳人杰](/d/file/p/fa3e9baf9d1c8a5ac0d66e8d2639c16b.jpg)
陳人杰(1218-1243),一作陳經(jīng)國,字剛父,號龜峰,長樂(今福建福州)南宋詞人,同時也是宋代詞壇上最短命的詞人,享年僅26歲。他現(xiàn)存詞作31首,全用《沁園春》調(diào),這是兩宋詞史上罕見的用調(diào)方式。
...〔 ? 陳人杰的詩(2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