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吳門懷古》翻譯及注釋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鲙銀絲。
譯文:相傳這座高山因隱藏一只白虎而得名,虎丘寺淹沒在這高山密林之中。池水旁和山崖上長滿了椏權蒼老的梅樹。望著眼前虎丘山的美景,不禁想起了當年范蠡功成歸隱泛舟太湖之行;仿佛看到了陸續懷揣紅桔從楓林歸來贈母的情景;似乎聽到了張翰不圖名爵而起駕回鄉欲吃鱸魚細絲的命令。
注釋:吳門:指蘇州。山:指虎丘山,蘇州城西北七里。池:指劍池。洞庭歸興:借用范蠡功成隱退之典,后人常用此事稱道鄙薄名利的品格。洞庭:指蘇州西南太湖中的洞庭山。香柑紅樹:作者由四時果鮮的太湖洞庭而想到尤為出名的洞庭紅橘,又由紅橘追憶了三國時陸績懷橘歸遺其母的典故。香柑:橘子,洞庭山的名產。鱸鲙銀絲:用晉人張翰之典。鱸鲙:蘇州名菜,把鱸魚切成片生吃。
白家池館,吳宮花草,可似當時。最憐人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
譯文:伴著思緒觀賞著美景,又仿佛出現在白居易的池館前、吳王的姑蘇臺邊,似乎聽到東坡仍在長吟虎丘美景。就在這美妙的遐思中,耳畔又仿佛傳來了烏鴉在月夜中的哀鳴,這聲聲凄慘的啼叫,莫不是西施發出的亡吳之恨的哀聲。
注釋:白家:指白居易。他在唐敬宗寶歷元年(825)曾任蘇州刺史,歷時一年多。吳宮: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擴建的宮殿,叫館娃宮。憐人:令人可憐。
張可久簡介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d/file/p/56016c333648b9ca66800925b5c57985.jpg)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