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翻譯及注釋
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
譯文:洞庭湖廣闊無邊還兼有風起云涌,岳陽樓孤獨無依又處于晚霞放晴。
注釋:闊:與孤相照。屬:當也。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譯文:裴使君把我當徐孺子那樣對待禮遇有加,我應和著裴使君就像應和著謝宣城。
注釋:徐孺子:豫章南昌人。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謝宣城:《謝眺傳》:除秘書丞,未拜,仍轉中書郎,出為宣城太守。
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
譯文:我感覺我就像湖岸積雪之中的一叢梅花綻放了,我還感覺我就像百草一樣從春天泥土里萌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譯文:我哪敢違背漁父的關問呢?我從此就要更改我原來的念頭不再像屈原那樣去南行。
注釋:“敢違漁父問”:怎么敢違背漁夫的關問呢?引自《楚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漁父見而問之。”“從此更南征”:從此之后就要更改原來的念頭不再去南行了。引自《離騷》:“濟沅湘兮南征。”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d/file/p/42dcb9ea3e1e38ca36a5c92cddf237bb.jpg)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