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長愛碧闌干影
臨江仙·長愛碧闌干影。宋代。晏幾道。 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xué)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宋代]:晏幾道
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xué)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長愛碧闌幹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xué)嬌啼。霞觴熏冷豔,雲(yún)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這是一首描寫荷花的詞。頭兩句總寫荷塘全景,園林修筑精美,池邊護以闌干,芙蓉開時,水光、花色、闌干影,構(gòu)成了美妙的景色。“秋水”二字,既交代季節(jié)時令,更說明池水的清澈。以下三句,好像推近了攝像鏡頭,用特寫的手法突出描繪艷麗的荷花。“臉紅凝露學(xué)嬌啼”一句,把盛開的花朵比喻為美女的臉頰,艷紅的顏色如同敷上了一層又薄又勻的胭脂,而花瓣上的露珠則像是美女嬌啼的淚痕。顯然這是“擬人化”的藝術(shù)手法,以花擬人,以人比花,既寫外在的形貌顏色,也寫內(nèi)在的情感思緒,是頗具匠心的。以下兩句,仍然延續(xù)擬人手法并且進一步伸展開來:黃昏時分,落霞與酒杯一色,“薰”染著荷花,呈現(xiàn)著一片“冷艷”;花朵在荷梗上裊裊微顫,好像是凌波微步時美女的發(fā)髻。上片調(diào)動多種修辭手段,極力描繪荷花之美,下片抒寫離別之情,仍然圍繞著荷花而展開。時屆深秋,煙雨風(fēng)霜依舊,又是采蓮時候。荷花已然結(jié)成蓮蓬,池塘經(jīng)霜以后,只剩下了一片枯枝敗葉,這景象當(dāng)然不免有些蕭瑟悲涼,但作者把采蓮稱作“采香”,卻仍然保留著對荷花的一絲眷戀之情。最后兩句,歸結(jié)到深切的感嘆上——“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時光的流逝夾帶著人世的變遷,追思往昔,何以勝情,詞章雖已終結(jié)而其余韻猶在回蕩。
唐代·晏幾道的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fēng)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 晏幾道的詩(329篇) 〕
宋代:
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jīng)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jīng)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
近代:
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yè)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
祗河岳,還如故。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雲(yún)蕭史同朝暮。霸業(yè)久隨塵,問鹹陽、可憐焦土。
祗河嶽,還如故。
宋代:
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zhì)。
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zhì)。
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
宋代:
楊萬里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fēng)憶故園。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fēng)憶故園。
宋代:
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fā),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fēng)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遊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fā),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fēng)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
劉崧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云。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游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雲(yún)。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遊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