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二首
春江花月夜二首。唐代。張子容。 林花發岸口,氣色動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紗人。交甫憐瑤珮,仙妃難重期。沉沉綠江晚,惆悵碧云姿。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時。
[唐代]:張子容
林花發岸口,氣色動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紗人。
交甫憐瑤珮,仙妃難重期。
沉沉綠江晚,惆悵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時。
林花發岸口,氣色動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裡,宜照浣紗人。
交甫憐瑤珮,仙妃難重期。
沉沉綠江晚,惆悵碧雲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時。
譯文
江邊兩岸花開艷麗、草木繁盛,江面春色動人一派生機勃勃。
明月倒映江中,隨著那波光粼粼的江面輕輕晃動,那逝去的時光仿如春天盛開的百花般短暫。
月光皎皎,將石潭映照的格外清晰明亮,水邊的浣紗人正在一刻不停的忙碌。
交甫看著昔日二位神女相贈的瑤珮,感嘆那般美好的時候一去不復返。
江水潺潺,夜色下的江面更是深沉凝重,遙望那無邊夜色,心中漸漸泛起了愁緒。
在那樣一個美好的花開月圓之夜,交甫與二位神女相遇。
注釋
氣色:景色;景象。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時光。
分明:明亮。
交甫:即鄭交甫。相傳他曾於漢皋臺下遇到兩位神女。見《文選·張衡〈南都賦〉》“游女弄於漢皋之曲”李善注引《韓詩外傳》。
瑤珮:美玉制成的佩飾。
仙妃:此指鄭交甫所遇江漢二仙女。
碧云:喻遠方或天邊。多用以表達離情別緒。
參考資料:
1、古詩文網經典傳承志愿小組.白馬非馬譯注,作者郵箱:930331075@qq.com
唐代·張子容的簡介
張子容,襄陽人(今屬湖北),又名張五。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舉進士,仕為樂城令,開元中謫為東城尉。又曾官晉陵尉。初,與孟浩然同隱鹿門山,為死生交,詩篇唱答頗多。復值亂離,流寓江表。后竟棄官歸舊業以終。子容為詩興趣高遠,為當時文士所稱,有詩集傳于世。
...〔
? 張子容的詩(19篇) 〕
清代:
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
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
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雲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
宋代:
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明代:
楊慎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雲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宋代:
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雲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明代:
鄭岳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
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牆。
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
宋代:
張耒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云工變易,片月自清孤。
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雲工變易,片月自清孤。
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