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蘭燼落譯文及注釋
譯文
更深燭盡,燭光暗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終于進入了夢鄉(xiāng),夢中是我久別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江南雨季,我獨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蕭蕭的夜雨盡情的吹奏,時而聽見橋上驛亭邊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xiāng)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
注釋
蘭燼:因燭光似蘭,故稱。燼:物體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暗紅蕉:謂更深燭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蕭蕭:同瀟瀟,形容雨聲。
驛:驛亭,古時公差或行人暫歇處。
譯文
蘭膏的燈花已經(jīng)殘落,屏風上的紅蕉變得暗淡幽茫。閑來夢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黃梅成熟的時光。夜晚的小船上吹著笛子,細雨兒正輕輕地作響,有人悄語在驛站小橋旁。
注釋
①蘭燼:燭火的灰燼,因燭光似蘭,故稱。燼:物體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紅蕉:謂更深燭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莫辨。
③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黃梅時節(jié),時陰雨連綿。
④蕭蕭:同瀟瀟,形容雨聲。
⑤驛:館驛。古代官吏住宿、換馬之處。驛邊有橋稱驛橋。
夢江南·蘭燼落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旅客思鄉(xiāng)之作。先寫旅邸的夜景,然后轉入夢境,通過對夢中江南暮春夜景繪聲繪色的描寫,詞人把自己的情緒全部隱藏到具體的景物背后,詩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筆之處,盡顯詞人對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之情。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蘭燼”,蘭膏燃燒的余燼。起二句八字寫夜深人靜,室內昏暗,燈花已經(jīng)殘落,畫屏上鮮紅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燈光下,顏色也已顯得暗淡,這正是入睡的時刻。這是一個寂寞的夜晚,隱約地透出人的黯然心情,經(jīng)過這一鋪墊,下面便轉入了夢境的描寫。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后三句進入夢境,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夢中的江南,情調清朗,色彩明麗,梅子正熟,風景絕佳。恰在這時,夜雨輕飄,船泊澤國,笛聲悠揚;人語驛橋,春水碧波。這里,有景,有情,有色彩,有聲音,還有人,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難忘的夜晚!夢里夢外,都是夜景,但現(xiàn)實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蘊涵著絲絲哀怨;而夢中江南的夜,卻是那樣歡樂、愉快、醉人。今昔對比,作者對江南故鄉(xiāng)懷念的深情,隱約可見。
全詞從室內屏風上的人工畫面、寫到室外江南水鄉(xiāng)真實的自然圖景,由繪色(紅蕉、黃梅)到繪聲(吹笛、人語、夜雨瀟瀟),亦即從視覺到聽覺,構思新奇,意境清幽,動靜兼?zhèn)洹T娙税炎约旱那楦腥嘧⒃谟镁拔锩枥L所鑄成的形象畫面之中,含有不盡之意,令人思索玩味。
皇甫松簡介
唐代·皇甫松的簡介
![皇甫松](/d/file/p/4bb127d61b9e7325c82aa3657f95a576.jpg)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xiāng)日月》3卷。其詞今存20余首,見于《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歷代詩馀》。 今有王國維輯《檀欒子詞》一卷。
...〔 ? 皇甫松的詩(34篇) 〕猜你喜歡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