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江無邊無際荷花正芬芳,秋江的女兒們想你想斷腸。
春天剛到紅色袍帶云護暖,夕陽西沉翠綠袖口迎風涼。
鯉魚風吹動江中白浪,秋霜降落洞庭滿地飛木葉。
采蓮人要蕩舟到何處,你要愛惜荷花的好顏色。
注釋
此詩弘治、毛晉本,題下有“兼善狀元御史”六字。兼善,即泰不華,字兼善,十八歲中右榜狀元,曾任江南行臺監察御史、中臺御史,以敢于直諫聞名于朝。
秋江渺渺:秋天的江面浩大無邊,看不到盡頭。芙蓉芳:荷花散發芳香。
斷腸:形容極度的思念棚悲痛。即秋霜將至,莢蓉凋零,采蓮女們無比憐惜。喻對賢良受挫而深表同情。
絳(jiàng)袍:即絳紗袍,古代常用著朝服。
翠袖:綠色的長袖,即女人所穿。
鯉魚:即鯉魚風,通常稱九月風或秋風。
“霜落”:喻黑暗的社會邪惡勢力。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省東北部,匯入湖南諸水,于岳陽與長江相通。原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
參考資料:
1、龍德壽編選.元好問薩都剌集:鳳凰出版社,2011.12:157
2、龍德壽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薩都剌詩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26
芙蓉曲創作背景
薩龍光將這首詩定為元順帝至元四年(1338)所作。薩都剌寫詩勉勵任西臺御史的張子壽,希望他能像狀元御史泰不華一樣,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參考資料:
1、廖菊楝編著.薩都剌: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101-104
薩都剌簡介
唐代·薩都剌的簡介
![薩都剌](/d/file/p/8aee14dab0b5f79e76b01391fe84a0f0.jpg)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 薩都剌的詩(50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