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詠 其十六 西湖梅
梅花百詠 其十六 西湖梅。元代。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元代]: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nèi))、彰德(今河南安陽)節(jié)度使。晚年歸鄉(xiāng)著述。世稱其“博洽經(jīng)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
唐代:
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guān),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guān),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宋代:
劉筠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
南北朝:
蕭繹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莫復(fù)臨地不寄人,謾道江中無估客。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莫複臨地不寄人,謾道江中無估客。
宋代:
釋梵言
儂家牧個白牛,年來可縱可收。
不用鼻頭絭索,任渠放蕩林丘。
儂家牧個白牛,年來可縱可收。
不用鼻頭絭索,任渠放蕩林丘。
:
季步騧
痛飲豪吟懷曩昔,只今高興總蕭然。笙歌漫記歡娛處,朋好皆非少壯年。
酒量淺于經(jīng)旱瀨,詩情疏似后秋蟬。拋書獨向階前立,閑看晴云蕩碧天。
痛飲豪吟懷曩昔,隻今高興總蕭然。笙歌漫記歡娛處,朋好皆非少壯年。
酒量淺于經(jīng)旱瀨,詩情疏似後秋蟬。拋書獨向階前立,閑看晴雲(yún)蕩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