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
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宋代。蔡襄。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天生賢者固有待,豈得數奇而不偶。勿藥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飲幾斗。神明復還方寸靜,萬卷舊書仍次部。新年於已無職事,雖欲耕田不盈畝。輕舟將覽吳中春,獨信墻烏沿霞藪。知子玉趾遠臨訪,倒屣出迎唯恐后。山堂永日接言詞,楚萍色味兩俱剖。自皓首。陶家埏埴以為器,其大如甕小如缶。昔人知命斯上通,動靜以時隨所有。我聞子論心惻惻,儻或祭天必薪槱。大篇短韻時見投,開霽清暘穿戶牖。強抽鄙意答長歌,脂澤陋滋容益丑。錢塘風物湖山好,與子相從頻載酒。一水汪灣暮日浴,千巖轉側朝云嘔。放懷方外聊自適,舉杯相屬起為壽。美哉此樂世難得,勿話歸期論子丑。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
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
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
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
天生賢者固有待,豈得數奇而不偶。
勿藥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飲幾斗。
神明復還方寸靜,萬卷舊書仍次部。
新年於已無職事,雖欲耕田不盈畝。
輕舟將覽吳中春,獨信墻烏沿霞藪。
知子玉趾遠臨訪,倒屣出迎唯恐后。
山堂永日接言詞,楚萍色味兩俱剖。
自皓首。陶家埏埴以為器,
其大如甕小如缶。昔人知命斯上通,
動靜以時隨所有。我聞子論心惻惻,
儻或祭天必薪槱。大篇短韻時見投,
開霽清暘穿戶牖。強抽鄙意答長歌,
脂澤陋滋容益丑。錢塘風物湖山好,
與子相從頻載酒。一水汪灣暮日浴,
千巖轉側朝云嘔。放懷方外聊自適,
舉杯相屬起為壽。美哉此樂世難得,
勿話歸期論子丑。
蔡襄簡介
唐代·蔡襄的簡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游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驛道松;在建州時,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贊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詩(28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