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轆轤春又轉
瑞鶴仙·轆轤春又轉。宋代。吳文英。 轆轤春又轉。記旋草新詞,江頭憑雁。乘槎上銀漢蹼車塵才踏,東華紅軟。何時賜見?漏聲移、深宮夜半。問莼鱸、今幾西風,未覺歲華遲晚。一片。丹心白發,露滴研朱,雅陪清宴。班回柳院。蒲團底,小禪觀。望罘罳【1】明月,初圓此夕,應共嬋娟茂苑。愿年年、玉兔長生,聳秋井干。
[宋代]:吳文英
轆轤春又轉。記旋草新詞,江頭憑雁。
乘槎上銀漢蹼車塵才踏,東華紅軟。
何時賜見?漏聲移、深宮夜半。
問莼鱸、今幾西風,未覺歲華遲晚。
一片。丹心白發,露滴研朱,雅陪清宴。
班回柳院。蒲團底,小禪觀。
望罘罳【1】明月,初圓此夕,
應共嬋娟茂苑。
愿年年、玉兔長生,聳秋井干。
轆轤春又轉。記旋草新詞,江頭憑雁。
乘槎上銀漢蹼車塵才踏,東華紅軟。
何時賜見?漏聲移、深宮夜半。
問莼鱸、今幾西風,未覺歲華遲晚。
一片。丹心白發,露滴研朱,雅陪清宴。
班回柳院。蒲團底,小禪觀。
望罘罳【1】明月,初圓此夕,
應共嬋娟茂苑。
願年年、玉兔長生,聳秋井幹。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清代:
顧嗣立
文章開魯姚,元氣尚團結。萬歷置奎章,作者首虞揭。
金華接踵興,儒林推四杰。為學務根柢,行文凈冰雪。
文章開魯姚,元氣尚團結。萬曆置奎章,作者首虞揭。
金華接踵興,儒林推四傑。為學務根柢,行文淨冰雪。
宋代:
王稱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
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
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洩竇。
近代:
陳匪石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裡鄉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清代:
申颋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遊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雲峰,出沒渾不辨。
宋代:
沈與求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愿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願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