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七星巖
題七星巖。明代。釋今回。 郭北山南石似星,停云冉冉壑冥冥。含光不照諸天界,垂象長留萬古名。竹閣月高空宇白,石湖春盡野蘋青。情知客路終歸去,聊倚東風話翠屏。
[明代]:釋今回
郭北山南石似星,停云冉冉壑冥冥。含光不照諸天界,垂象長留萬古名。
竹閣月高空宇白,石湖春盡野蘋青。情知客路終歸去,聊倚東風話翠屏。
郭北山南石似星,停雲冉冉壑冥冥。含光不照諸天界,垂象長留萬古名。
竹閣月高空宇白,石湖春盡野蘋青。情知客路終歸去,聊倚東風話翠屏。
唐代·釋今回的簡介
今回,字更涉。東莞人。侍郎王應華仲子,原名鴻暹,字方之。諸生。其父與天然禪師為法喜之交,回少聞道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峰落發受具,執侍左右,隨師住丹霞,尋升記室。一日過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漲,漂沒巉石之下。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 釋今回的詩(19篇) 〕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
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
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淩雲臺。
非無遠遊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