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句。唐代。李冶。 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令詠薔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婦也。”后竟如其言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榮。(《臥病》)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陷賊寄故人》)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寄房明府》,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唐代]:李冶
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
令詠薔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婦也。”后竟如其言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榮。(《臥病》)
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陷賊寄故人》)
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寄房明府》,
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
令詠薔薇雲(yún)雲(yún)。父恚曰:“必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
已看雲(yún)鬟散,更念木枯榮。(《臥病》)
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陷賊寄故人》)
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寄房明府》,
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唐代·李冶的簡介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后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1] 。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
? 李冶的詩(21篇) 〕
宋代:
釋道潛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明代:
陸深
海上會看雲(yún),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宋代:
洪邁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景無余地,戶接星河不盡天。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景無餘地,戶接星河不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