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明代。王嗣經。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故姓璩。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博學多撰述,有《秋吟》八章,一時傳之。湖山迤邐接亭皋,前代遺蹤有石壕。別殿珮環歸杞棘,修陵鳧雁出蓬蒿。臺荒過午樵歌入,寺近經時梵鐸高。腸斷覆舟山下路,年年春草似青袍。
[明代]:王嗣經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
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博學多撰述,有《秋吟》八章,一時傳之。
湖山迤邐接亭皋,前代遺蹤有石壕。
別殿珮環歸杞棘,修陵鳧雁出蓬蒿。
臺荒過午樵歌入,寺近經時梵鐸高。
腸斷覆舟山下路,年年春草似青袍。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
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博學多撰述,有《秋吟》八章,一時傳之。
湖山迤邐接亭臯,前代遺蹤有石壕。
別殿珮環歸杞棘,修陵鳧雁出蓬蒿。
臺荒過午樵歌入,寺近經時梵鐸高。
腸斷覆舟山下路,年年春草似青袍。
唐代·王嗣經的簡介
江西上饒人,字曰常。本姓璩。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博學多撰述。有《秋吟》,一時傳誦。
...〔
? 王嗣經的詩(12篇) 〕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明代:
林熙春
為賦初衣愧不才,寧云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為賦初衣愧不才,甯雲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明代:
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遊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魏晉:
傅玄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發,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發,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君其曆九秋,與妾同衣裳。
: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
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