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云夢樓,西廬等。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光緒五年舉人,曾官內閣中書,后入張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詞,凡五十年,尤精于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
? 況周頤的詩文(182篇)〕
人物生平
況周頤,咸豐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歲補弟子員,11歲中秀才,18歲中拔貢,21歲以優貢生中光緒五年(1879)鄉試舉人,援例授內閣中書,任會典館繪圖處協修、國史館校對。敘勞以知府用,分發浙江。在京師為官期間,與同鄉王鵬運友善,結詞社,朝夕唱和,鉆研詞學,人稱“王況”,共創臨桂詞派。1895年,入兩江總督張之洞府,領銜江楚編譯官書局總纂。戊戌變法后,離京南下,掌教常州龍城書院,講學南京師范學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后充任安徽寧國府鹽厘督辦。其間,復執教于武進龍城書院和南京師范學堂。民國年間寓居上海,賣文為生,窮困潦倒,以至無米下鍋。曾為劉承干嘉業堂校書。民國十五年(1926)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八,葬湖州道場山。
清代:
況周頤
愁入云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情高轉抑,思往難回,凄咽不成清變。風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憑作出、百緒凄涼,凄涼惟有,花冷月閑庭院。珠簾繡幕,可有人聽?聽也可曾腸斷?除卻塞鴻,遮莫城烏,替人驚慣。料南枝明月,應減紅香一半。
愁入雲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情高轉抑,思往難回,凄咽不成清變。風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憑作出、百緒凄涼,凄涼惟有,花冷月閑庭院。珠簾繡幕,可有人聽?聽也可曾腸斷?除卻塞鴻,遮莫城烏,替人驚慣。料南枝明月,應減紅香一半。
清代:
況周頤
約略琵琶商婦怨,春花秋月蹉跎。貂裘換后峭寒多。
江山欹枕夢,風雨缺壺歌。
約略琵琶商婦怨,春花秋月蹉跎。貂裘換後峭寒多。
江山欹枕夢,風雨缺壺歌。
清代:
況周頤
楊柳樓臺花世界,嘶驄只在銅街。金荃蘭畹惜荒萊。
無多雙鬢綠,禁得幾低徊。
楊柳樓臺花世界,嘶驄隻在銅街。金荃蘭畹惜荒萊。
無多雙鬢綠,禁得幾低徊。
清代:
況周頤
往事秦淮流不盡,棹歌悽斷吳舲。揭天風色帶潮青。
斜陽非故國,名士又新亭。
往事秦淮流不盡,棹歌悽斷吳舲。揭天風色帶潮青。
斜陽非故國,名士又新亭。
清代:
況周頤
畫舫重溫羅綺夢,捲波風急誰知。江南大好惜年時。
水香山媚嫵,花靨柳腰肢。
畫舫重溫羅綺夢,捲波風急誰知。江南大好惜年時。
水香山媚嫵,花靨柳腰肢。
清代:
況周頤
遺恨橫蒼翠。算年時、多情海日,見人憔悴。滿目江山殘金粉,叟也何嘗能寐。
丘壑是、填胸塊壘。疊嶂層巒空回合,甚蘭根、欲著渾無地。
遺恨橫蒼翠。算年時、多情海日,見人憔悴。滿目江山殘金粉,叟也何嘗能寐。
丘壑是、填胸塊壘。疊嶂層巒空回合,甚蘭根、欲著渾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