笍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笍
⒈ ?古代一種頂端帶有針刺的馬鞭。
其他字義
笍
⒈ ?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統一碼
笍字UNICODE編碼U+7B0D,10進制: 31501,UTF-32: 00007B0D,UTF-8: E7 AC 8D。
笍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笍的意思、基本解釋,笍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笍【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音綴。《說文》羊車騶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玉篇》小車具也。
又《集韻》女劣切。義同。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竹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笍【卷五】【竹部】
羊車騶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從竹內聲。陟衞切
說文解字注
(笍)羊車騶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金部曰。?、羊車箠也。耑有鐵。?部曰。匿讀如羊車騶箠之?。羊車見考工記。鄭曰。羊、善也。善車若今定張車。釋名曰。羊、祥也。祥、善也。羊車、善飾之車。今犢車是也。馬部曰。騶、廏御也。月令注曰。七騶謂趣馬。主爲諸官駕說者也。左傳。程鄭爲乗馬御。六騶屬焉。使訓羣騶知禮。按騶卽御。騶箠者、御車之馬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箴當作鍼。所謂耑有鐵可以?勿而?刺之。善飾之車駕之以犢。馳驟不揮鞭策。推用箴刺而促之。淮南道應訓字作錣。高曰。策馬捶端有鐵以刺馬謂之錣。錣與笍音義皆同。從竹。內聲。陟衞切。十五部。
- 笍的詞語
- 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