摋
部首扌部 總筆畫13畫 結構左右
統一碼644B
筆順一丨一ノ丶一丨ノ丶ノフフ丶
名稱橫、豎鉤、提、撇、點、橫、豎鉤、撇、點、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摋
⒈ ?側手擊。
⒉ ?按揉。
⒊ ?拋散。
⒋ ?滅除。
⒌ ?中藥炮制法,雷公炮制法之一。
其他字義
摋
⒈ ?〔弊摋〕雜糅,如“不與物相摋摋。”
其他字義
摋
⒈ ?〔擺摋〕抖擻。
統一碼
摋字UNICODE編碼U+644B,10進制: 25675,UTF-32: 0000644B,UTF-8: E6 91 8B。
摋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摋的意思、基本解釋,摋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摋【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桑割切《集韻》《韻會》桑葛切,音薩。側手擊也。《公羊傳·莊十二年》宋萬臂摋仇牧。《註》側手曰摋。一曰抹摋也。《韓愈孟郊墓誌》惟其大翫於辭,而與世抹摋。《註》掃滅也。古通用末殺。
又揮散也。
又《集韻》山戛切,音煞。亦擊也。
又私列切,音薛。義同。
又師駭切,撒上聲。擺摋,抖擻也。
又《字彙補》先結切,音屑。◎按考工記輪人,牙得,則無槷而固。註云:槷,榝也,蜀人言榝曰槷。釋文,素結反,從木,非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