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d/file/zi/zidian8732.png)
上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上
⒈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⒉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⒊ ?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⒋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⒌ ?去,到:上街。
⒍ ?向前進:沖上去。
⒎ ?增加:上水。
⒏ ?安裝,連綴: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⒐ ?涂:上藥。
⒑ ?按規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上課。上班。
⒒ ?擰緊發條:上弦。
⒓ ?登載,記:上賬。
⒔ ?用在名詞后邊,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晚上。桌上。組織上。
⒕ ?用在動詞后邊,表示開始、繼續、趨向、完成:爬上來。鎖上。選上代表。
⒖ ?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數量:上年紀。
⒗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中的“1”。
其他字義
上
⒈ ?〔上聲〕漢語聲調之一,普通話上聲(第三聲)。
異體字
- 丄
漢英互譯
ascending、go to、go up、previous、submit、superior
相關字詞
下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op; superior, highest; go up, send up
※ 上的意思、基本解釋,上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上【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2畫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又上官,複姓。
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又《韻補》葉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又葉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茍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又葉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丄【卷一】【丄部】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從丄。上,篆文丄。時掌切〖注〗二,古文。
說文解字注
()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
。故帝下?下示下皆云從古文上。可以證古文本作
。篆作丄。各本誤以丄爲古文。則不得不改篆文之上爲?。而用上爲部首。使下文從
之字皆無所統。示次於
之恉亦晦矣。今正丄爲
、?爲丄。觀者勿疑怪可也。凡說文一書。以小篆爲質。必先舉小篆。後言古文作某。此獨先舉古文後言小篆作某。變例也。以其屬皆從古文上、不從小篆上。故出變例而別白言之。指事也。凡指事之文絕少。故顯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爲指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實有其物。日月是也。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天地爲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爲事。凡
之屬皆從
。時掌時亮二切。古音第十部。
(丄)篆文上。謂李斯小篆也。今各本篆作?。後人所改。
- 上的詞語 組詞
- 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