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d/file/zi/zidian8176.png)
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抒
⒈ ?發(fā)出,表達(dá),傾吐:抒情。抒懷。抒憤。抒發(fā)。各抒己見。直抒胸臆。
⒉ ?挹取,挹注。
⒊ ?古同“紓”,解除。
異體字
- 汿
漢英互譯
express
造字法
形聲:從扌、予聲
English
express; eliminate; relieve
※ 抒的意思、基本解釋,抒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抒【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神與切,紓上聲。《說文》挹也。《增韻》引而泄之也。《蒼頡篇》取出也。《詩·大雅》或舂或揄。《傳》揄,抒臼也。《疏》抒米以出臼也。《前漢·王褒傳》略愚而抒情素。《註》抒,猶泄也。
又《廣韻》除也。《左傳·文六年》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
又《揚(yáng)子·方言》解也。
又《集韻》《韻會》丈呂切,音佇。義同。
又《廣韻》徐呂切《集韻》象呂切,音敘。亦挹也。
又渫水也。或作汿,誤。《韻會》《正韻》通作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抒【卷十二】【手部】
挹也。從手予聲。神與切
說文解字注
(抒)挹也。凡挹彼注茲曰抒。斗部曰。斜、抒也。?、抒屚也。、挹也。水部曰。浚、抒也。漉、浚也。?、抒井?也。左傳。難必抒矣。此叚抒爲(wèi)紓。紓者、緩也。服?本正作紓。從手。予聲。神與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