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司
⒈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復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后為丞相;b.復姓)。司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的長官;b.復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糾察的長官;b.復姓)。
⒉ ?官署名稱:人事司。
⒊ ?視察:司日月之長短。
⒋ ?姓。
異體字
- 伺
- 嗣
- 師
- 辭
漢英互譯
department、manage、take charge of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take charge of, control, manage; officer
※ 司的意思、基本解釋,司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司【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2畫
〔古文〕《唐韻》《集韻》息茲切《韻會》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思。《說文》臣司事於外者。《玉篇》主也。《書·大禹謨》茲用不犯于有司。
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
又《周官》欽乃攸司。《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又州名。《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
又《廣韻》姓也。《左傳》鄭有司臣。
又《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
又《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笥。義同。《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註》師古曰:司,先字反。《王粲·酒賦》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滌蘊饎。
又與伺通。《前漢·高五王傳》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爲物而司之,得勃。
又《灌夫傳》太后亦已使司。
又《容齋隨筆》司有入聲。如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爲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武元衡詩,惟有白鬚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聲。白、武二詩所用,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無據,不可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司【卷九】【司部】
臣司事於外者。從反后。凡司之屬皆從司。息茲切
說文解字注
(司)臣司事於外者。外對君而言。君在內也。臣宣力四方在外。故從反后。鄭風。邦之司直。傳曰。司、主也。凡主其事必伺察恐後。故古別無伺字。司卽伺字。見部曰。覹、司也。?、司人也。人部曰。伏、司也。司望也。頁部曰。?、司人也。?部曰。?、司也。豸下曰。欲有所司殺。皆卽今之伺字。周禮師氏、媒氏、禁殺戮之注皆云。司猶察也。俗又作覗。凡司其事者皆得曰有司。從反后。惟反后乃鄉后矣。息茲切。一部。凡司之屬皆從司。
- 司的詞語 組詞
- 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