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荇【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正韻》何梗切《韻會》下梗切,音杏。《說文》莕,或從行。《陸佃曰》荇之言行也。《詩·周南》參差荇菜。《傳》接余也。《疏》白莖,葉紫赤色,正圓,徑寸餘。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與水深淺等。大如釵股,上靑下白。鬻其白根,以苦酒浸之,肥美可案酒。《韻會》池州人稱荇爲莕公鬚,蓋細莖亂生,有若鬚然。《洞冥記》靈池有連錢荇,荇如錢文。
又姓。《正字通》漢荇不意、荇吾。或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莕【卷一】【艸部】
菨餘也。從艸杏聲。荇,莕或從行,同。何梗切
說文解字注
(莕)菨餘也。周南。參差荇菜。毛傳。荇、接余也。釋艸荇作莕。從艸。杏聲。何梗切。古音在十部。
(?)莕或從洐。同。各本作荇。注云或從行。今依爾雅音義、五經文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