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d/file/zi/zidian25616.png)
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炮
⒈ ?燒:炮炙。炮烙(
)。炮制。其他字義
炮
⒈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濕衣服擱在熱炕上炮干。
⒉ ?一種烹調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其他字義
炮
⒈ ?重型武器的一類,有迫擊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彈。
⒉ ?爆竹:鞭炮。花炮。
⒊ ?爆破土石等在鑿的眼內裝進炸藥后稱“炮”。
異體字
- 炰
- 砲
- 礮
- 礟
漢英互譯
big gun、cannon
English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 炮的意思、基本解釋,炮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炮【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同炰。《說文》毛炙肉也。《廣韻》一曰裹物燒也。《詩·小雅》炮之燔之。《傳》毛曰炮。加火曰燔。《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禮·內則》炮取豚若將。《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以炮以燔。《註》炮裹之也。《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灼也。《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普敎反。
又葉蒲侯切。《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炮【卷十】【火部】
毛炙肉也。從火包聲。薄交切
說文解字注
(炮)毛炙肉也。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宮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爲許所本。六月、韓奕皆曰炰鼈。箋云。炰、以火孰之也。鼈無毛而亦曰炰。則毛與炮二事。鄭說爲長矣。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是知炰缹爲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謂不過濡也。裹燒曰炮。燥煑亦曰炮。漢人燥煑多用缹字。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從火。包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 炮的詞語 組詞
- 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