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d/file/zi/zidian24807.png)
簿
部首竹部 總筆畫19畫 結構上下
五行水 統一碼7C3F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點、點、提、橫、豎、橫折、橫、橫、豎、點、橫、豎鉤、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簿
⒈ ?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
⒉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
⒊ ?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⒋ ?笏。
其他字義
簿
⒈ ?古同“箔”,養蠶席。
異體字
- 箔
- 薄
漢英互譯
book
造字法
形聲:從竹、溥聲
English
register, account book, notebook
※ 簿的意思、基本解釋,簿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簿【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音部。籍也。《孟子》先簿正祭器。《史記·張釋之傳》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前漢·食貨志》與郡縣通姦,多張空簿。《註》師古曰:簿,計簿也。
又笏也。《蜀志》秦密見太守,以簿擊頰。《註》簿,手版也。
又車駕法從次第爲鹵簿。《史記·黥布傳》布常爲軍鋒。《註》索隱曰:《漢書》作楚軍前簿。簿者,鹵簿。
又百官皆有鹵簿,各分差等。《梁書·王僧孺傳》道遇中丞鹵簿,驅廹溝中。
又主簿,官名。《漢官儀》主簿,主縣之簿書。
又領也。《荀子·正名篇》五官簿之而不知。
又《集韻》伯各切,音博。迫也。
又《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正韻》弼角切,音薄。蠶具。或作
。
又同箔,簾也。
又《類篇》弼碧切。壁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薄【卷一】【艸部】
林薄也。一曰蠶薄。從艸溥聲。旁各切
說文解字注
(薄)林薄也。吳都賦。傾藪薄。劉注曰。薄、不入之叢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蝕皆是。傍各補各二切同也。相迫則無閒可入。凡物之單薄不厚者亦無閒可入。故引伸爲厚薄之薄。曹憲云。必當作?。非也。一曰蠶薄。月令。季春、具曲植匡。注。時所以養蠶器也。曲、薄也。植、槌也。方言云。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或謂之麴。自關而西謂之薄。周勃傳。勃以織薄曲爲生。從艸。溥聲。?各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