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
部首扌部 總筆畫15畫 結構左右
五筆RJBC 五行金 統一碼64AE
筆順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
名稱橫、豎鉤、提、豎、橫折、橫、橫、橫、豎、豎、橫、橫、提、橫撇/橫鉤、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撮
⒈ ?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⒉ ?取,摘取:撮要。
⒊ ?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撮藥。
⒋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⒌ ?量詞:一撮米。
⒍ ?撮東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其他字義
撮
⒈ ?量詞,用于成叢的毛發:剪下一撮頭發。
異體字
- 最
漢英互譯
gather、gather up、extract、pinch
造字法
形聲:從扌、最聲
English
little bit, small amount, pinch
※ 撮的意思、基本解釋,撮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撮【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正韻》倉括切《集韻》《韻會》麤括切,竄入聲。《說文》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玉篇》三指取也。《釋名》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增韻》蹙聚而捎取之也。《禮·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註》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六十四黍爲圭。
又《司馬遷傳》撮名法之要。《註》撮,摠取也。
又《詩·小雅》臺笠緇撮。《傳》緇布冠也。《疏》小撮持其髻而已,制小,故言撮。音七活反。
又《唐韻》《正韻》子括切《集韻》《韻會》宗括切,鑽入聲。挽也。
又《集韻》祖外切,音最。《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會撮指天。《註》頂椎也。會音活,向秀讀。
又祖官切,音鑽。乗載器也。《尸子》行險以撮。
又租悅切,音蕝。義同。
又初買切,釵上聲。亦指取物也。一曰搦也。本從曰從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撮【卷十二】【手部】
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從手最聲。倉括切
說文解字注
(撮)四圭也。漢律厤志曰。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孟康曰。六十四黍爲圭。按廣韻圭下云。孟子曰六十四黍爲一圭。十圭爲一合。孟子卽孟康。經典釋文序錄有孟子注老子二卷。或曰孟康也。康字公休。孫子筭經。六粟爲一圭。十圭爲一撮。十撮爲一抄。十抄爲一勺。十勺爲一合。說與孟異。本艸序例曰。凡散藥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準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爲一勺。十勺爲一合。此葢醫家用四圭爲撮之說。可相發明。從手。最聲。倉?切。十五部。亦二指撮也。大徐作一曰兩指撮也。按許此別爲一義。而應仲遠注漢云。圭、自然之形。陰陽之始。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不說是二義。三指所撖爲四圭。則四圭甚少。殆卽孫子所謂六粟爲圭乎。二十四粟、三指可撮也。小徐本作二指。二疑三之誤。大徐本又改爲兩耳。圭者、瑞玉。上圜下方。故應云自然之形。陰陽之始易之數、陰變於六。故六粟曰圭。
- 撮的詞語 組詞
- 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