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大
⒈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qiáng)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⒊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zhì)重要:大局。大眾。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⒌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⒎ ?時間更遠(yuǎn):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⒐ ?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xì),不很準(zhǔn)確:大概。大凡。
其他字義
大
⒈ ?〔大夫〕醫(yī)生(“夫”讀輕聲)。
⒉ ?〔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qiáng)盜首領(lǐng)的稱呼(“王”讀輕聲)。
其他字義
大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異體字
- 亣
- 太
漢英互譯
big、great、bigness、greatness
相關(guān)字詞
小
造字法
象形
※ 大的意思、基本解釋,大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大【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0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jīng)》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xué),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xué)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wèi)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戰(zhàn)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diǎn)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又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fēng)也,見《梵書·圓覺經(jīng)》。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fēng)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wèi)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wèi)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葉徒計(jì)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葉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葉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dá)切,經(jīng)史大太泰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大【卷十】【大部】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亣(他達(dá)切)也。凡大之屬皆從大。徒蓋切
說文解字注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依韻會訂。象人形。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從一大。則先造大字也。??之文但象臂脛。大文則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參天地。是爲(wèi)大。徒葢切。十五部。古文也大下云古文。下云籒文大。此以古文籒文互釋。明衹一字而體稍異。後來小篆偏旁或從古、或從籒。故不得不殊爲(wèi)二部。亦猶從?、從?必分系二部也。然則小篆作何字。曰。小篆作古文也。凡大之屬皆從大。
- 大的詞語 組詞
- 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