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d/file/zi/zidian21772.png)
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動(動)
⒈ ?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tài),與“靜”相對:變動。波動。浮動。振動(物體通過一個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復(fù)運動。亦稱“振蕩”)。震動(a.顫動或使顫動,如“門窗動動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靜,如“動動全國”)。
⒉ ?使開始發(fā)生:發(fā)動。
⒊ ?使用:動用。動武。動問(客套話,請問)。
⒋ ?使起作用或變化,使感情起變化:感動。動人心弦。娓娓動聽。動容。
⒌ ?吃(多用于否定式):這幾天不動葷腥。
⒍ ?非靜止的:動畫。
⒎ ?可變的:動產(chǎn)。
⒏ ?行為:舉動。動作。
⒐ ?常常:動輒得咎。
異體字
- 動
- 働
- ?
漢英互譯
act、move、stir、use
相關(guān)字詞
靜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 動的意思、基本解釋,動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動【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
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
又搖也。《庾信·夢入內(nèi)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又《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動【卷十三】【力部】
作也。從力重聲。,古文動從辵。徒總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動)作也。作者、起也。從力。重聲。徒緫切。九部。
()古文動。從辵。
- 動的詞語 組詞
- 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