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
部首斗部 總筆畫4畫 結(jié)構(gòu)單一
五筆UFK 五行火 統(tǒng)一碼6597
筆順丶丶一丨
名稱點(diǎn)、點(diǎn)、橫、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斗
⒈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斗酒只雞(經(jīng)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jiǎn)單酒食,家常便飯)。
⒉ ?量糧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shí)短淺)。
⒊ ?形容小東西的大:斗膽。
⒋ ?形容大東西的小:斗室。
⒌ ?像斗的東西:斗車。斗笠。斗篷。熨斗。
⒍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氣沖斗牛(怒氣沖天)。
⒎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⒏ ?古同“陡”,高聳的樣子。
⒐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結(jié)構(gòu),斗是墊拱的方木塊,合稱斗拱。
⒑ ?古同“陡”,突然。
其他字義
斗(鬥)
⒈ ?對(duì)打:斗毆。戰(zhàn)斗。
⒉ ?比賽勝負(fù),爭(zhēng)勝:斗力。斗勁。斗智。斗志昂揚(yáng)。
⒊ ?使動(dòng)物之間互爭(zhēng)高下:斗牛。斗蟋蟀。
⒋ ?拼合,對(duì)準(zhǔn),湊近:斗眼。
⒌ ?古同“逗”,逗引。
異體字
- ?
- 枓
- 陡
- 鬥
- 鬦
- 鬭
漢英互譯
contest with、denounce、figh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hinese peck; liquid measure
※ 斗的意思、基本解釋,斗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斗【卯集下】【斗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0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當(dāng)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jīng)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又宿名。《春秋·運(yùn)斗樞》第一至第四爲(wèi)魁,第五至第七爲(wèi)杓,合爲(wèi)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shí),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wèi)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又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又吳中市魚亦以斗計(jì)。《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又《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又《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lán)蒨象斗之屬。《疏》象斗,染黑。
又《尚書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又《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又《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又《集韻》《正韻》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shè)斗。《註》所以沃尸也。《釋文》斗依注,音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斗【卷十四】【斗部】
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屬皆從斗。當(dāng)口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斗)十升也。賈昌朝作升十之也。此篆叚借爲(wèi)斗陗之斗。因斗形方直也。俗乃製徒字。象形。有柄。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葢象北斗。當(dāng)口切。四部。許說俗字人持十爲(wèi)斗。魏晉以後作升。似升非升。似斤非斤。所謂人持十也。凡斗之屬皆從斗。
- 斗的詞語 組詞
- 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