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d/file/zi/zidian21201.png)
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兒(兒)
⒈ ?小孩子:嬰兒。兒戲。
⒉ ?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
⒊ ?兒子,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
⒋ ?父母對兒女的統稱,兒女對父母的自稱。
⒌ ?助詞:①多用作名詞后綴。②用于形容詞后。
異體字
- 人
- 兒
漢英互譯
son、child、children
相關字詞
女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 兒的意思、基本解釋,兒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兒【子集下】【兒部】 康熙筆畫:2畫,部外筆畫:0畫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兒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兒象行人。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
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又《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又《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又《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又《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又《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又《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兒【卷八】【兒部】
(兒 ér)孺子也。從兒,象小兒頭囟未合。汝移切
說文解字注
(兒)古文奇字也。此冡人部而言。?者、天地之性冣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其作?者、則古文奇字之?也。如?下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象人形。古文?也。?下曰。籒文?。則例正同。?與?之義已鳥見於?與?之下。故皆不必?言其義。今俗本古文奇字之上添仁人也三字。是爲蛇足。同字而必異部者、異其從之之字也。象形。孔子曰。兒在下。故詰詘。兒在各本作在人。今依玉篇。詘各本作屈。誤。今正。舉孔子說證象形也。籒文兼象臂脛。古文奇字則惟象股腳。詰詘猶今云屈曲也。如鄰切。十二部。凡兒之屬皆從兒。
- 兒的詞語 組詞
- 兒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