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合
⒈ ?閉,對攏:合眼。合抱。珠連璧合。貌合神離。
⒉ ?聚集:合力。合辦。合股。合資。
⒊ ?不違背,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應(yīng)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⒋ ?應(yīng)該:合該。合當(dāng)。“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時而作”。
⒌ ?總共,全:合家歡樂。
⒍ ?計,折算:合多少錢。
⒎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5”。
其他字義
合
⒈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⒉ ?舊時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圓筒形。
異體字
- ?
- 敆
- 盒
- 閤
漢英互譯
add up to、be equal to、close、combine、join、proper、shut、suit、whole
相關(guān)字詞
開、分、張、拆、離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mbine, unite, join; gather
※ 合的意思、基本解釋,合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合【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
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
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wèi)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wèi)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
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茍合矣。《註》合,聚也。
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
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六合。《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又黍名。《禮·曲禮》黍曰薌合。
又《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又合黎,地名。《書·禹貢》導(dǎo)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又州名。《廣韻》秦爲(wèi)巴郡,宋爲(wèi)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又參合,代地。《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又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又合浦,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器名。《正韻》合子,盛物器。
又《廣韻》姓也。《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又子合,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又通作闔。《戰(zhàn)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註》闔合同。
又與郃通。《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註》郃水之北。
又《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wèi)合陽侯。
又《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廣韻》合,集也。
又《集韻》兩龠爲(wèi)合。《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又合龠爲(wèi)合,十合爲(wèi)升。《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又葉許及切,音翕。《張衡·思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合【卷五】【亼部】
合口也。從亼從口。候閤切
說文解字注
(合)亼口也。各本亼作合。誤。此以其形釋其義也。三口相同是爲(wèi)合。十口相傳是爲(wèi)古。引伸爲(wèi)幾會合之偁。釋詁曰。?郃盍翕仇偶妃匹會合也。妃合會對也。從亼口。侯閤切。七部。
- 合的詞語 組詞
- 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