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貫(貫)
⒈ ?古代穿錢的繩索(把方孔錢穿在繩子上,每一千個為一貫):“貫朽而不可校”。腰纏萬貫。
⒉ ?穿,通,連:貫穿。貫串。貫通(a.連接,溝通;b.對學術等全部透徹地了解)。連貫。貫注。貫徹。貫珠(連珠成串,常用來形容聲音的圓潤動聽)。魚貫而入。
⒊ ?古同“慣”,習慣。
⒋ ?原籍,出生地:籍貫。
⒌ ?姓。
異體字
- 貫
- ?
漢英互譯
be linked together、birthplace、pass through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a string of 1000 coins; to go through
※ 貫的意思、基本解釋,貫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貫【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瓘。《說文》貫,錢貝之貫。《前漢·食貨志》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又《博雅》穿也。《五經文字》旣穿曰貫。《易·剝卦》貫魚。《釋文》貫,穿也。《前漢·董仲舒傳》豈不同條共貫與。《註》貫者,聮絡貫穿。
又中也。《儀禮·鄕射禮》不貫不釋。《註》貫,猶中也。
又《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羈貫,謂交午剪髮以爲飾。
又《晉書·文苑傳》架彼辭人,共超淸貫。《正字通》侍從之官曰淸貫。
又姓。《姓氏急就篇》趙相貫高。《古音略》貫高之貫,音冠。
又《博雅》累也。
又《韻府》本貫,鄕籍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貫城卽古貫國,在曹州濟隂縣。
又《詩·魏風》三歲貫女。《傳》貫,事也。《釋文》古亂反。○按朱傳:貫,習也。音慣。
又《集韻》《正韻》古患切,音慣。慣,亦作貫。《爾雅·釋詁》貫,習也。《詩·齊風》射則貫兮。《釋文》毛古亂反,中也。鄭古患反,習也。《前漢·賈誼傳》習慣如自然。《註》師古曰:貫,亦習也。
又《集韻》烏關切,音彎。彎,亦作貫。《史記·伍子胥傳》貫弓執矢嚮使者。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丸切,音官。義同。○按《說文》毌,穿物持之也,音古丸切,貫音古玩切,毌與貫通,故經典貫亦音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貫【卷七】【毌部】
錢貝之貫。從毌、貝。古玩切
說文解字注
(貫)錢貝之毌也。毌各本作貫。今正。錢貝之毌。故其字從毌貝會意也。漢書。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挍。其本義也。齊風。射則貫兮。傳云。貫、中也。詩。及爾如貫。易。貫魚以宮人寵。左傳。使疾其民以盈其貫。皆其引伸之義也。其字皆可作毌。叚借爲摜字。習也。如孟子我不貫與小人乘是也。亦借爲宦字。事也。如毛詩三歲貫女、魯詩作宦是也。毛詩串夷傳云。串、習也。串卽毌之隸變。傳謂卽慣字。箋謂卽昆字。皆於音求之。從毌貝。古玩切。十四部。
- 貫的詞語 組詞
- 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