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
部首日部 總筆畫18畫 結(jié)構(gòu)上中下
五筆TAQJ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7C2A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一フノフ一フノフ丨フ一一
名稱撇、橫、點(diǎn)、撇、橫、點(diǎn)、橫、撇折、撇、豎提、橫、撇折、撇、豎彎鉤、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簪
⒈ ?用來綰住頭發(fā)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發(fā)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纓(做官者顯貴之稱)。簪紳。
⒉ ?插,戴:簪戴。簪菊。簪筆(古人朝見,插筆于冠,以備記事)。簪笏(古代笏以記事,簪筆以備寫,臣僚奏事執(zhí)笏簪筆。故亦稱做官)。
異體字
- 兂
- 簮
漢英互譯
hairpin
造字法
形聲:從竹、聲
English
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
※ 簪的意思、基本解釋,簪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簪【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古文〕兂《廣韻》側(cè)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音?。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
又也,因形名之也。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音鐕。義同。
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來也。
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裊。《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易》朋盍簪。王肅讀。
又徂官切。《易》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集韻》或作、篸。
- 簪的詞語 組詞
- 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