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
部首足部 總筆畫17畫 結構上下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8E47
筆順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丨フ一丨一ノ丶
名稱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豎、橫、撇、捺、豎、橫折、橫、豎、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蹇
⒈ ?跛,行走困難:蹇足。蹇步。
⒉ ?遲鈍,不順利:蹇澀。蹇滯。蹇拙。蹇運。時乖命蹇。
⒊ ?傲慢。
⒋ ?窮困。
⒌ ?駑馬,亦指驢。
⒍ ?文言語助詞:蹇誰留兮中洲?
⒎ ?姓。
異體字
- ?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lame, crippled; unlucky
※ 蹇的意思、基本解釋,蹇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蹇【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音犍。《說文》跛也。《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zhí)事役也。《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前漢·敘傳》駑蹇之乗。《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
又《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又《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zhòng)盛貌。
又《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chǎn)溝瀆。《註》蹇產(chǎn),屈折也。
又《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註》蹇,拔也。
又《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
又《博雅》蹇,擾也。
又姓。《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註》秦大夫。《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之臣也。
又《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搴上聲。
又《集韻》巨偃切,音鍵。義同。
又與褰同。《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補註》蹇,讀若褰。
又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jīng)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六書正譌》蹇從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蹇【卷二】【足部】
跛也。從足,寒省聲。九輦切〖注〗臣鉉等案:《易》:“王臣蹇蹇。”今俗作謇,非。
說文解字注
(蹇)也。尣部曰。、蹇也。是爲轉注。、曲脛也。易曰。蹇、難也。行難謂之蹇。言難亦謂之蹇。俗作謇。非。從足。寒省聲。九輦切。十四部。按各本?作跛。又於蹇篆之上出跛篆。云行不正也、從足皮聲、一曰足排之、讀若彼。此後人不知跛卽?之隷變而增之耳。今刪。曲禮。立毋跛。鄭云。跛、偏任也。此謂形體偏任一邊如?者然。凡經(jīng)傳多作跛。
- 蹇的詞語 組詞
- 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