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d/file/zi/zidian16502.png)
荊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荊
⒈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紫色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荊條。荊棘。披荊斬棘。
⒉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⒊ ?中國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時楚國別稱:荊州。荊璞(喻美質、未經任用的卓越人才)。
⒋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拙荊。山荊。荊妻。
⒌ ?姓。
異體字
- 荊
漢英互譯
vitex
造字法
形聲、從艸、刑聲
English
thorns; brambles; my wife; cane
※ 荊的意思、基本解釋,荊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荊【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
音京。《說文》楚木也。《山海經》虖勺之山,其下多荊杞。《本草》牡荊。《註》古者
杖以荊,故字從
,其生成叢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荊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又州名。《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南郡臨沮侯有荊山。《註》卞和抱璞之處。
又姓。《通志·氏族略》燕有荊軻,望出廣陵。
又《韻補》居良切,音姜。《列女傳》屬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禍,州犁奔荊。補遺:《正韻》同荊。荊字從幵。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荊【卷一】【艸部】
楚木也。從艸聲。
,古文荊。舉卿切
說文解字注
(荊)楚木也。林部曰。楚、叢木。一名荊。是爲轉注。從艸。刑聲。舉卿切。十一部。
()古文荊。
- 荊的詞語 組詞
- 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