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d/file/zi/zidian16121.png)
遽
部首辶部 總筆畫16畫 結構左下包圍
五行木 統一碼907D
筆順丨一フノ一フ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名稱豎、橫、橫撇/橫鉤、撇、橫、豎彎鉤、橫、撇、彎鉤、撇、撇、撇、點、點、橫折折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遽
⒈ ?急,倉猝:遽爾(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⒉ ?驚懼、慌張:遽色。惶遽。
⒊ ?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驛車:乘遽而至。
⒋ ?遂,就:“塘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
造字法
形聲:從辶、聲
English
suddenly, unexpectedly; at once
※ 遽的意思、基本解釋,遽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遽【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3畫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遽【卷二】【辵部】
傳也。一曰窘也。從辵豦聲。其倨切
說文解字注
(遽)傳也。釋言。馹遽傳也。孫炎曰。傳車、驛馬也。左傳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鄭。遽興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傳中戀反。一曰窘也。窘迫也。從辵。豦聲。其倨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