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簴](/d/file/zi/zidian16067.png)
簴
部首竹部 總筆畫19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統(tǒng)一碼7C34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丨一フノ一フ丨丨丶ノ一ノ丶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豎、橫、橫撇/橫鉤、撇、橫、豎彎鉤、豎、豎、點、撇、橫、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簴
⒈ ?古代掛鐘磬的架子上的立柱。
統(tǒng)一碼
簴字UNICODE編碼U+7C34,10進(jìn)制: 31796,UTF-32: 00007C34,UTF-8: E7 B0 B4。
簴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簴的意思、基本解釋,簴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簴【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集韻》《正韻》臼許切,音巨。簨簴也。《周禮·春官》典庸器祭祀,帥其屬而設(shè)筍簴,陳庸器。亦作虡。《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wèi)筍虡。
又臝者、羽者、鱗者,以爲(wèi)筍簴。《釋名》所以懸鼓者,橫曰簨,縱曰虡。虡,舉也。《廣韻》本作。天上神獸,鹿頭龍身。懸鐘之木刻飾爲(wèi)之,因名曰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