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斂(斂)
⒈ ?收攏,聚集:斂錢。斂足(收住腳步,不住前進(jìn))。斂容。斂衣(用收集來(lái)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斂。聚斂。
⒉ ?征收:橫征暴斂。
⒊ ?收束,約束:斂跡。斂手(a.縮手,表示不敢恣意妄為;b.拱手,表示恭敬)。斂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斂抑。斂步。
異體字
- 斂
- ?
漢英互譯
collect、restrain
造字法
形聲:從攵、僉聲
English
draw back, fold back; collect
※ 斂的意思、基本解釋,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niǎo)成語(yǔ)網(wǎng)- 成語(yǔ)大全-成語(yǔ)故事-成語(yǔ)接龍-成語(yǔ)造句-成語(yǔ)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斂【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畫(huà):17畫(huà),部外筆畫(huà):13畫(huà)
《唐韻》良冉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力冉切,音?。《說(shuō)文》收也。《爾雅·釋詁》聚也。《疏》斂者,率聚也。《詩(shī)·小雅》此有不斂穧。《疏》不收斂之穧束也。《書(shū)·洪範(fàn)》斂時(shí)五福。《疏》以斂聚五福之道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cái)賄。
又《儀禮·聘禮》斂〈方亶〉。《註》斂,藏也。
又《博雅》斂,取也。
又欲也,予也,略也。
又姓。《左傳·定七年》公斂處父御孟懿子。《廣韻》姚秦錄有輔國(guó)將軍斂憲。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力驗(yàn)切,音爁。義同。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斂盂,地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齊侯盟于斂盂。《註》衞地。《釋文》斂,徐音廉。《韻會(huì)》作歛,非。互詳欠部歛字註。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斂【卷三】【攴部】
收也。從攴僉聲。良冉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斂)收也。從攴。僉聲。良冄切。七部。
- 斂的詞語(yǔ) 組詞
- 斂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