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d/file/zi/zidian14163.png)
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兩(兩)
⒈ ?數(shù)目,二。一般用于量詞和“個、半、千、萬、億”前:兩個黃鸝。兩本書。
⒉ ?雙方:兩可。兩邊。兩便(客套用語,彼此方便)。兩旁。兩側(cè)。兩袖清風。兩敗俱傷。
⒊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十兩(一市斤。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半斤八兩(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含貶義)。
⒋ ?表示不定數(shù)目:兩下子。兩著兒(
)。異體字
- 兩
- 両
- ?
漢英互譯
liang、tael、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 兩的意思、基本解釋,兩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兩【子集下】【入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yǎng)切,良上聲?!墩f文》再也?!兑住だM辭》兼三才而兩之。
又《玉篇》匹耦也?!吨芏Y·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对]》兩猶耦也,所以協(xié)耦萬民,聯(lián)繫不散,有九事也。
又《韻會》匹也?!蹲髠鳌らh二年》重錦三十兩?!对]》三十匹也。
又車數(shù)曰兩?!夺釢h·吳祐傳》載之兼兩?!对]》車有兩輪,故稱兩。
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兩【卷七】【?部】
二十四銖爲一兩。從一;?,平分,亦聲。良奬切
說文解字注
(兩)二十四銖爲一兩。一字衍。禾部曰。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一銖。律曆志曰。衡權(quán)本起於黃鍾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爲兩。二十四銖爲兩。按兩者、?黃鍾之重。故從?也。從一?。會意。?、逗。平分也。?小徐作兩。誤。今正。也字今增。此說從?之意。?亦聲。良奬切。十部。
- 兩的詞語 組詞
- 兩的成語
- chēng jīn diān liǎng稱斤掂兩
- yīn yáng liǎng miàn陰陽兩面
- tán jīn gū liǎng彈斤估兩
- liǎng yǎn qī hēi兩眼漆黑
- fēn jīn bō liǎng分斤撥兩
- sān jiǎo liǎng bù三腳兩步
-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兩國相戰(zhàn),不斬來使
- liǎng bān sān yàng兩般三樣
- biǎn dān méi zā,liǎng tóu dǎ tā扁擔沒扎,兩頭打塌
- shuǎ liǎng miàn pài耍兩面派
- cái mào liǎng quán才貌兩全
-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銖兩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