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
部首木部 總筆畫(huà)7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SDYY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6756
筆順一丨ノ丶一ノ丶
名稱(chēng)橫、豎、撇、點(diǎn)、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杖
⒈ ?扶著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⒉ ?泛指棍棒:搟面杖。禪杖。
⒊ ?古代刑罰之一,用棍打:杖脊。
⒋ ?古同“仗”,恃,憑倚。
異體字
- 丈
漢英互譯
bastinado、staff、staves、verge、wand
造字法
形聲:從木、丈聲
English
cane, walking stick
※ 杖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仁鞘裁匆馑加?b>飛鳥(niǎo)成語(yǔ)網(wǎng)- 成語(yǔ)大全-成語(yǔ)故事-成語(yǔ)接龍-成語(yǔ)造句-成語(yǔ)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杖【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huà):7畫(huà),部外筆畫(huà):3畫(huà)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huì)》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音杖。《說(shuō)文》所以扶行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
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guó),八十杖於朝。
又《禮·喪服小記》父喪苴杖竹也,母喪削杖桐也。
又木梃也。《家語(yǔ)》舜事瞽瞍,小棰則待過(guò),大杖則逃走。
又《方言》矜謂之杖,謂戈戟柄也。《呂覽·貴已篇》操杖以戰(zhàn)。
又《爾雅·釋草》蒤,虎杖。
又《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直亮切,丈去聲。持也。與仗同。《書(shū)·牧誓》王左杖黃鉞。
又憑倚也。《左傳·襄八年》杖信以待晉。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杖【卷六】【木部】
持也。從木丈聲。直兩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仗,非是。
說(shuō)文解字注
(杖)持也。杖持曡韻。凡可持及人持之皆曰杖。喪杖、齒杖、兵杖皆是也。兵杖字俗作仗。非。鬥下云。兵杖在後。欑下云。積竹杖。可證。從木。丈聲。直兩切。十部。
- 杖的詞語(yǔ) 組詞
- 杖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