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d/file/zi/zidian12869.png)
冒
部首冂部 總筆畫9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JHF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5192
筆順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名稱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冒
⒈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煙(①煙往上升;②發(fā)怒)。冒汗。冒尖。
⒉ ?不顧(惡劣的環(huán)境或危險等),頂著:冒雨。冒險。冒死。
⒊ ?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冒失。冒昧。冒進(jìn)(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jìn)行)。
⒋ ?用假的充當(dāng)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頂替。
⒌ ?復(fù)蓋:“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⒍ ?貪污:“貪于飲食,冒于貨賄”。
⒎ ?古同“帽”。
⒏ ?古同“瑁”,玳瑁。
⒐ ?姓。
其他字義
冒
⒈ ?〔冒頓(dú)〕中國漢初匈奴族的一個君主名。
異體字
- ?
- ?
- 冐
- 覍
- 媢
- 帽
- 瑁
漢英互譯
emit、rashly、risk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risk, brave, dare
※ 冒的意思、基本解釋,冒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冒【子集下】【冂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唐韻》莫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
音耄。《說文》蒙而前也。從冃目,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前漢·翟方進(jìn)傳》冒濁茍容。《註》師古曰:貪蔽也。《食貨志》舉陵夷廉恥相冒。《註》冒,蔽也。
又假稱曰冒。《前漢·衞靑傳》冒姓衞氏。《註》冒爲(wèi)假稱,若人首之有覆冒也。
又所以覆其首。《前漢·雋不疑傳》著黃冒。
又《玉篇》覆也,食巾也。
又與媢通。《正韻》忌也。《書·秦誓》冒嫉以惡之。
又通作瑁。《周禮·春官》天子執(zhí)冒四寸,以朝諸侯。《註》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天下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黙。《增韻》貪也。《左傳·昭三十一年》貪冒之民。
又犯也。《前漢·衞靑傳》直冒漢圍。
又單于名。《史記·匈奴傳》及冒頓立,攻破月氏。
又《集韻》《正韻》莫佩切,音妹。《前漢·司馬相如傳》毒冒鼈黿。《註》毒音代,冒音妹。《韻會》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冒【卷七】【冃部】
冡而前也。從冃從目。,古文冒。莫報切〖注〗
,古文冒。
說文解字注
(冒)冡而前也。冡者、覆也。引伸之有所干犯而不顧亦曰冒。如假冒、如冒白刃、如貪冒是也。邶風(fēng)。下土是冒。傳曰。冒、覆也。此假冒爲(wèi)冃也。從冃目。會意。冃目者、若無所見也。冃亦聲。目報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冒。汗
同。
- 冒的詞語 組詞
- 冒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