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逆
⒈ ?方向相反,與“順”相對:逆流。逆行。逆風。逆轉(
)(局勢惡化)。莫逆之交。⒉ ?抵觸,不順從:忤逆。忠言逆耳。
⒊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產。
⒋ ?迎接:逆旅(旅店)。
⒌ ?預先:逆料(預料)。
異體字
- 屰
漢英互譯
athwart、contradictorily
相關字詞
順
造字法
形聲:外形內聲
English
disobey, rebel; rebel, traitor
※ 逆的意思、基本解釋,逆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逆【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凝入聲。《增韻》迕也,拂也,不順也。《釋名》逆,遌也。不從其理,則逆遌不順也。《書·大禹謨》從逆兇。《註》言悖善從惡也。
又《太甲》有言逆于汝心。《註》人以言拂逆也。
又《廣韻》亂也。《禮·孔子燕居》勇而不中禮,謂之逆。《前漢·武帝紀》大逆不道。
又《說文》迎也。《周禮·春官·中春》龡豳詩以逆暑。《書·呂》爾尚敬逆天命。《春秋·桓八年》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
又《玉篇》度也,謂先事預度之也。《論語》不逆詐。《易·說卦》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又奏事上書曰逆。《周禮·天官》宰夫掌敘羣吏之治,以待諸臣之復,萬民之逆。《夏官·太僕》掌諸侯之復逆。《註》復,謂奏事。逆,謂自下而上曰逆。
又受也。《儀禮·聘禮》衆介皆逆命不辭。《註》逆猶受也。《周禮·天官·司書》以逆羣吏之徵令。《註》逆受而鉤考之。
又河名。《書·禹貢》同爲逆河,入于海。《註》言九河合爲一,大河逆之而入海也。
又曲逆,地名。《史記·平傳》封平爲曲逆侯。
又葉宜腳切,音虐。《詩·魯頌》孔淑不逆,淮夷卒獲。獲葉音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逆【卷二】【辵部】
迎也。從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宜戟切
說文解字注
(逆)迎也。逆迎雙聲。二字通用。如禹貢逆河、今文尙書作迎河是也。今人假以爲順屰之屰。逆行而屰廢矣。從辵。屰聲。宜戟切。古音在五部。關東曰逆。關西曰迎。方言。逢逆迎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自關而東曰逆。
- 逆的詞語 組詞
- 逆的成語
- hèng fā nì qǐ橫發逆起
- 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wǔ nì bù xiào忤逆不孝
- 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 nì ěr zhōng yán逆耳忠言
- zuì nì shēn zhòng罪逆深重
- shùn zhī zhě xīng,nì zhī zhě wáng順之者興,逆之者亡
- zǒu wán nì bǎn走丸逆坂
- nì tiān ér xíng逆天而行
- 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 wēi yán nì ěr危言逆耳
- shùn wǒ zhě jí,nì wǒ zhě shuāi順我者吉,逆我者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