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d/file/zi/zidian10914.png)
撇
部首扌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左中右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6487
筆順一丨一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
名稱橫、豎鉤、提、點(diǎn)、撇、豎、橫折鉤、豎、撇、點(diǎn)、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撇
⒈ ?丟開,拋棄:撇開。撇棄。
⒉ ?由液體表面舀取:熬粥時(shí)把沫兒撇掉。
其他字義
撇
⒈ ?平著向前扔:撇手榴彈。
⒉ ?漢字筆形之一,由上向左而斜下。
⒊ ?像漢字的撇形的:撇嘴。兩撇黑眉。
異體字
- 憋
- 撆
- 蔽
- 瞥
漢英互譯
cast aside、neglect
造字法
形聲:從扌、敝聲
English
discard, abandon, throw away
※ 撇的意思、基本解釋,撇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撇【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集韻》《韻會(huì)》《正韻》匹蔑切。同撆。見上(撆字)註。《前漢·揚(yáng)雄甘泉賦》浮蔑蠓而撇天。《註》撇,猶拂也。《王褒·洞簫賦》聯(lián)綿彯撇,生微風(fēng)兮。
又書法有撇。《書·法離鉤》長撇須迅其鋒。
又《正韻》必弊切,音閉。義同。
又《集韻》《韻會(huì)》匹裔切,潎去聲。摽也。
又《集韻》必結(jié)切,閉入聲。揎衣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撆【卷十二】【手部】
別也。一曰擊也。從手敝聲。芳滅切
說文解字注
(撆)飾也。各本作別也。不可通。今正。文選洞簫賦注引撆、飾也。飾者、?也。見巾部。飾者、今之拭字。葢一本作?。其義一也。而字形一譌爲(wèi)刷。再譌遂爲(wèi)別矣。此攷覈者所宐知也。拭與拂義略同。蔡邕篆勢(shì)曰。揚(yáng)波振撆。文選。撇波而濟(jì)。撇同撆。又史記荊軻傳跪而蔽席、孟荀傳襒席皆謂拭席。皆撆之異體也。從手。敝聲。芳滅切。十五部。一曰擊也。此別一義。韻會(huì)作擊也。一曰拂也。拂卽飾。易其先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