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之言似夫子》鑒賞
原文
有子問(wèn)于曾子曰:“問(wèn)喪于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庇凶釉唬骸笆欠蔷又砸?。”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庇凶佑衷唬骸笆欠蔷又砸?。”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庇凶釉唬骸叭?。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見(jiàn)桓司馬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南宮敬叔反,必載寶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瘑手儇?,為敬叔言之也?!?/p>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槨。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魯司寇,將之荊,蓋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貧也?!?/p>
賞析
本文記敘的是孔子的弟子對(duì)“喪欲速貧,死欲速朽”的含義的相互探討。由于思考方法的不同,對(duì)同一句話,弟子們有著不同的理解。有子能夠不片面、不孤立地去判斷,而且和孔子的一貫言行相聯(lián);子游能夠根據(jù)孔子講話的背景,針對(duì)的問(wèn)題進(jìn)行分析;曾子則是句句照搬,孤立、片面地理解。文章分析問(wèn)題的方式對(duì)今人仍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佚名簡(jiǎn)介
唐代·佚名的簡(jiǎn)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