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吹簫人去》鑒賞
原文
吹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東望鞭芙縹緲,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橫江夢,倚危檣,參差曾賦。茫茫角動,回舟盡興,未驚鷗鷺。
情知道、明年何處。漫待客黃樓,塵波前度。二十四橋,頗有杜書記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東路。人間俯仰,悲歡何限,團圓如故。
賞析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
《桂枝香·吹簫人去》是南宋劉辰翁的一首詞,在中秋佳節之際,回憶團圓,顯示出了詞人淡淡的憂傷。
中秋之日,月圓人離,不免傷懷。作者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宋亡不仕。本文通過寫景、抒情的雙重手法對這團圓之日進行描繪,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國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聯想到明年到何處,進行了人與人的對比,寫出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對親人的思念,更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渴盼。
劉辰翁簡介
唐代·劉辰翁的簡介
![劉辰翁](/d/file/p/8613492fdd021c8dc152c1fed9304680.jpg)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