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報恩寺讀東坡石刻》拼音版
元代:馮子振
游報恩寺讀東坡石刻-馮子振
老石經劫壞,神物在處留。元豐蘇長公,有倡當須酬。
莫作分別想,滄海粟影浮。□生宇宙間,何許更九州。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愿杳五百年,華屋真山丘。
且從薊子訓,銅狄三千秋。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