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黎洞石先生
次答黎洞石先生。明代。陳邦彥。 巨浸無堤縱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廬。感時淚盡頻看劍,報國身微但著書。天下尚仍平世習,幾時重起故宮墟。丹成一縷同精衛(wèi),繇蘗懸知自可噓。
[明代]:陳邦彥
巨浸無堤縱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廬。感時淚盡頻看劍,報國身微但著書。
天下尚仍平世習,幾時重起故宮墟。丹成一縷同精衛(wèi),繇蘗懸知自可噓。
巨浸無堤縱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廬。感時淚盡頻看劍,報國身微但著書。
天下尚仍平世習,幾時重起故宮墟。丹成一縷同精衛(wèi),繇蘗懸知自可噓。
唐代·陳邦彥的簡介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shè)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
? 陳邦彥的詩(229篇) 〕
宋代:
陳長方
浮云聚散復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lǐng),問君何日解相逢。
浮雲(yún)聚散複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lǐng),問君何日解相逢。
唐代:
孟浩然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fā)論明三倒。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fā)論明三倒。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清代:
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裡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宋代:
釋安永
擊碎髑髏,敲出骨節(jié)。
明眼人前,自彰丑拙。
擊碎髑髏,敲出骨節(jié)。
明眼人前,自彰醜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