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
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宋代。蘇軾。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老去常憂伴新鬼,歸來且喜是陳人。曾陪令尹蒼髯古,又見郎君白發(fā)新。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梅嶺望楓宸。青山只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二李控鯨魚。欲従抱樸傳家學,應(yīng)怪中郎得異書。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仆昔為開封幕,先公為赤令,暇日相與論內(nèi)外丹,且出其丹示仆。今三十年,而見君曲江,同游南華,行山水間數(shù)日,道舊感嘆,且勸我卜居于舒,故詩中皆及之。?
[宋代]:蘇軾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
老去常憂伴新鬼,歸來且喜是陳人。
曾陪令尹蒼髯古,又見郎君白發(fā)新。
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梅嶺望楓宸。
青山只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二李控鯨魚。
欲従抱樸傳家學,應(yīng)怪中郎得異書。
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仆昔為開封幕,先公為赤令,暇日相與論內(nèi)外丹,且出其丹示仆。
今三十年,而見君曲江,同游南華,行山水間數(shù)日,道舊感嘆,且勸我卜居于舒,故詩中皆及之。
?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
老去常憂伴新鬼,歸來且喜是陳人。
曾陪令尹蒼髯古,又見郎君白發(fā)新。
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梅嶺望楓宸。
青山隻在古城隅,萬裡歸來蔔築初。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二李控鯨魚。
欲従抱樸傳家學,應(yīng)怪中郎得異書。
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仆昔為開封幕,先公為赤令,暇日相與論內(nèi)外丹,且出其丹示仆。
今三十年,而見君曲江,同遊南華,行山水間數(shù)日,道舊感歎,且勸我蔔居于舒,故詩中皆及之。
?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宋代:
郭鳳
云封舜冢杳難尋,徒取箾韶索九陰。
學講執(zhí)中恁古籍,道傳精一抱遺心。
雲(yún)封舜冢杳難尋,徒取箾韶索九陰。
學講執(zhí)中恁古籍,道傳精一抱遺心。
唐代:
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yīng)緘十色箋。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裡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劄應(yīng)緘十色箋。
宋代:
蘇泂
岸側(cè)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
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岸側(cè)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
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明代:
王夫之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
明代:
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yún)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