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
詞語解釋
正字[ zhèng zì ]
⒈ ?矯正字形,使符合書寫或拼寫規(guī)范。
英correct a wrongly written character or a misspelt word;
⒉ ?見“正楷”
⒊ ?見“正體”
引證解釋
⒈ ?字形或拼法符合標(biāo)準(zhǔn)的字。區(qū)別于異體字、錯字、別字等。亦指本字。
引《漢書·藝文志》:“成帝 時,將作大匠 李長 作《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吐蕃回紇》:“大抵外國之音,皆無正字。 唐 之 吐蕃,即今之 土魯番 是也; 唐 之 回紇,即今之 回回 是也。”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文異字同義例》:“《孟子·公孫丑篇》:‘有仕於此而子悅之……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於子。’按:‘有仕於此’之‘仕’,即‘夫士也’之‘士’。‘夫士也’,正承‘有仕於此’而言。‘士’,正字;‘仕’,叚字。”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那所謂‘正字’就有許多是別字。”
⒉ ?指楷書。
⒊ ?矯正字形,使符合書寫或拼寫規(guī)范。
⒋ ?官名。 北齊 始置,與校書郎同主讎校典籍,刊正文章。
引《隋書·百官志中》:“﹝ 北齊 ﹞祕書省,典司經(jīng)籍,監(jiān)、丞各一人,郎中四人,校書郎十二人,正字四人。”
國語辭典
正字[ zhèng zì ]
⒈ ?矯正字的結(jié)構(gòu)、筆畫,使合乎書寫規(guī)范。
⒉ ?正體字,即標(biāo)準(zhǔn)字形。
反別字 錯字 誤字
⒊ ?大陸地區(qū)指規(guī)范字。
⒋ ?指「正」字。因為筆畫為五畫,常借來計數(shù)。
例如:「他的得票數(shù)是五個正字,一共二十五票。」
⒌ ?職官名。北齊始置,唐代因之,與校書郎同主讎校典籍,刊正文章。
英語to correct an erroneously written character, regular script (calligraphy)?, standard form (of a character or spelling)?
德語Normalschrift (S)?, regelm??ige (d.h. nicht abgekürzte)? Schreibweise (S)?, regelm??ige (d.h. nicht abgekürzte)? Schriftzeichen (S)?
法語corriger un caractère mal écrit, écriture régulière (calligraphie)?, forme standard (d'un caractère)?
※ "正字"的意思解釋、正字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yuán wèi元魏
- xuán tóng玄同
- zhì fá制罰
- lǎo yé yé老爺爺
- méi rén沒人
- xíng shì zhǔ yì形式主義
- xǐng mù醒目
- jīn shēng今生
- kuò chōng擴(kuò)充
- yíng nián pèi迎年佩
- jù dùn句盾
- zhèn róng陣容
- chū dòng出動
- shí shì qiú shì實事求是
- lián méng聯(lián)盟
- dǎng tǔ qiáng擋土墻
- guǎn cái管材
- shā shā沙沙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chá zhèng查證
- dōng fāng shuò東方朔
- shuǐ píng jiǎo水平角
- tǐ wèi體味
- mí lù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