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兄難弟
詞語(yǔ)解釋
難兄難弟[ nàn xiōng nàn dì ]
⒈ ?共患難或處于同樣困難境地的人。
英fellow sufferers;
引證解釋
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德行》:“陳元方 子 長(zhǎng)文,有英才,與 季方 子 孝先 各論其父功德,爭(zhēng)之不能決。咨之 太丘。
引太丘 曰:‘ 元方 難為兄, 季方 難為弟?!?br />劉孝標(biāo) 注:“一作‘ 元方 難為弟, 季方 難為兄’?!?br />意謂 元方 卓爾不群,他人難為其兄; 季方 也俊異出眾,他人難為其弟。后遂以“難兄難弟”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 《北史·宋隱等傳論》:“正玄 難兄難弟,信為美哉!”
宋 葛立方 《韻語(yǔ)陽(yáng)秋》卷十四:“若二人( 竇臮、竇永 )者,游藝絶倫,友誼尤篤,真難兄難弟哉!”
明 謝讜 《四喜記·雙桂聯(lián)芳》:“天馬步 瀛洲,恩賜黃封杏花酒。喜難兄難弟,并占鰲頭?!?br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 原是老先生同盟,將來(lái)自是難兄難弟可知?!?/span>
⒉ ?比喻兩物并美,各有千秋。亦作“難弟難兄”。
引清 魏源 《二室行》:“太室 之勝山內(nèi)藏, 少室 之奇山外仰。難弟難兄孰相讓?”
⒊ ?用于譏諷兩者同樣低劣。
引清 李漁 《蜃中樓·閫鬧》:“一個(gè)不通文理,一個(gè)不達(dá)時(shí)務(wù),真是難兄難弟。”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門閥觀念》:“但這種東西,在今天看來(lái),和 南北朝 時(shí)代的四六駢文, 明 清 時(shí)代的八股文,其實(shí)是難兄難弟。”
⒋ ?彼此曾共患難或同處困境的人。
引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飲別》曲:“難兄難弟俱白髮相逢異鄉(xiāng)。無(wú)風(fēng)無(wú)雨未黃花不似重陽(yáng)?!?br />鄒韜奮 《經(jīng)歷》四六:“除‘家長(zhǎng)’外,我們還有幾個(gè)‘難兄難弟’,倘若這里所用的‘難’字可作‘共患難’的‘難’字解?!?br />鄭義 《迷霧》八:“方玉樺 一言未發(fā),但看得出她也有點(diǎn)激動(dòng),她顯然記起他們是一九五七年的難兄難弟。”
國(guó)語(yǔ)辭典
難兄難弟[ nán xiōng nán dì ]
⒈ ?陳元方和陳季方兄弟二人才德相當(dāng),難分高下,其父親陳寔說(shuō):「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挂?jiàn)南朝宋后亦用以諷稱兩人為差不多的貨色,有貶斥的意味。
引《世說(shuō)新語(yǔ)·德行》。用以稱人兄弟才學(xué)品德均佳。《舊唐書·卷一五五·穆寧等傳·贊曰》:「薛氏三門,難兄難弟?!?br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將來(lái)自是難兄難弟可知?!?/span>
近一丘之貉
難兄難弟[ nàn xiōng nàn dì ]
⒈ ?共患難或處于同樣困境的人。
例如:「當(dāng)年我們?cè)趹?zhàn)場(chǎng)上是同生共死的難兄難弟?!?/span>
分字解釋
※ "難兄難弟"的意思解釋、難兄難弟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yǔ)網(wǎng)- 成語(yǔ)大全-成語(yǔ)故事-成語(yǔ)接龍-成語(yǔ)造句-成語(yǔ)出處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yǔ)
- xiōng dì兄弟
- xiōng dì兄弟
- nán shàng jiā nán難上加難
- nán tīng難聽(tīng)
- nán dào難道
- jiān nán艱難
- nán guài難怪
- kǔ nàn苦難
- kǒng fāng xiōng孔方兄
- nán hū qí nán難乎其難
- nán yǐ難以
- xiǎo dì小弟
- biàn nàn辯難
- nán dé難得
- dì di弟弟
- nán tí難題
- kùn nán困難
- xíng lù nán行路難
- xiǎo xiōng dì小兄弟
- xiǎo xiōng dì小兄弟
- nán shuō難說(shuō)
- yǒu jiā nán bēn,yǒu guó nàn tóu有家難奔,有國(guó)難投
- nán guò難過(guò)
- nàn mín難民
- nán diǎn難點(diǎn)
- nán yǐ zhì xìn難以置信
- nán shì難事
- nán yú難于
- wǎng wù nán xiāo枉物難消
- nán chán難纏
- nán chǎn難產(chǎn)
- nán rén難人